中咨视界

陈雷 秦永芳 | 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发展战略思路研究
发布日期:2023-08-23 作者: 陈雷 秦永芳 信息来源: 中咨研究 访问次数: 字号:[]

2019年6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宣布:“我们支持在防城港市建立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继续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医学创新合作。”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的建设征程正式开启。

一、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的顶层设计

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简称试验区)建设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为指导,围绕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的总目标,立足综合优势,坚持问题导向,实行政策引导,形成开放渠道,探索国际医学创新合作新模式。

(一)打开服务“一带一路”的“格局”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试验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在服务国家外交大局中,以国际医学合作构建开放平台,突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重点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作重点东盟国家。《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明确: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国际健康治理,致力于持续改善人类健康,重点扩大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东盟国家合作,提供公共健康产品,共享大健康产业发展机遇。

打造“健康丝绸之路”,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医学创新合作。作为总部设在中国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8个成员国人口31.9亿,占世界总人口的42%。经济总量约20万亿美元,在中国外交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仅凭最初的反恐怖合作已不适应国际形势变化,迫切需要充实新内容。试验区服务国家外交需求,落实打造“健康丝绸之路”部署, 深化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医疗卫生合作,重点在传染病疫情通报、疾病防控、医疗救援、传统医药领域互利合作。

落实“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部署,开展与东盟国家动物实验合作。非人灵长类动物与人类遗传物质约有95%同源性,在全世界被广范应用于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且有向中国集聚的倾向,90%的实验采用食蟹猴作为样本,防城港市具有食蟹猴繁育和引进的明显优势。顶层设计中,明确实验动物繁育是试验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以建成实验动物储备中心、种质资源基地为总目标,形成面向东盟国家的食蟹猴进出境绿色通道,集聚国际动物实验人才和项目,促进国际生物医药研发合作。

(二)打磨国际医学创新合作的“品牌”

目标高端化,打造国家级精品展会。试验区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谋划推进一批高端医学论坛。2021年5月,国家11部委出台《关于支持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改革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简称《政策措施》),第一条就是支持试验区举办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以及中国-东盟药品合作、传统医药、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合作系列国际论坛,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东盟国家,开展公共卫生领域政策对话,搭建国际人文交流平台,打造展会品牌。《总体方案》也明确了试验区国际论坛的重点任务,包括构建技术交流与信息共享机制、深化国际公共卫生合作、 建设全球医疗物资转运防城港中心等。

机制常态化,创新论坛合作模式。《总体方案》提出,常态化举办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2019年5月举办的首届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围绕“搭建上合组织框架下医学创新与合作共享平台”的主题,达成了广泛的共识。2021年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成功举办,实现了论坛的常态化、机制化,有13个项目签约,总额74.79亿元,涵盖医学交流、智能医疗、实验动物繁育和药物研究、传统医药、医疗器械,“论坛+项目”成为国际医学交流合作的有价值模式。

论坛国际化,打通医学人文交流“防城港通道”。2019年首届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有来自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国、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以及泰国、乌克兰、摩尔多瓦等逾20个国家和组织的800人参会,其中外国药商200多人;2021年的论坛吸引了12个国家以及上海合作组织、伊斯兰合作组织200多名代表参加,充分展现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医学创新合作“防城港通道”。常态化举办中国-东盟系列论坛,每次论坛都有数以百计的东盟各国卫生、医药监管等部门高级别官员、世界卫生组织代表以及医药界代表参加。

(三)打破国际公共卫生合作的“瓶颈”

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国际防疫合作的“瓶颈”。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波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确诊病例超过6.7亿例,累计病亡682万例,充分说明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是最重要的全球公共产品之一。疫情也暴露出了世界公共卫生合作渠道不畅、国际疫情防控合作平台不多的突出问题。试验区以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示范区为目标,需要承担起建设对外医疗合作前沿阵地的责任。《政策措施》明确:依托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针对广西及东盟国家区域性典型疾病和重大传染病等开展研究,强化应急救援、疫情防控等领域合作。

坚持市场导向,推动对越跨境医疗合作。越南每年到防城港东兴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达到4万多人次,跨境医疗合作有着巨大的经济前景和社会效益。越南的海洋病、热带病多发,例如登革热,2022年确诊病例约13万例,死亡40多例。试验区有责任针对典型疾病提出应对方案并严格执行,目前正在研究谋划推动“国门医院”“主动健康医院”等创新医疗机构,集中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和国际专科医院,畅通外国人便捷就医通道,探索使用细胞治疗等前沿医学新技术,促进国际医疗服务多元化优质化发展。

坚持民生导向,建设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为落实“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国际倡议,破解国际人道主义应急物资通道缺乏的问题,《总体方案》谋划申报综合保税区,以保税仓储助力国际医药贸易,建设承担医疗物资转运功能的国际公共卫生合作保障基地。目前正完善相关规划,加强防疫药品、医疗器械、诊断试剂等应急医疗物资的生产和仓储物流等能力的建设。

(四)打造国际医药大健康产业合作的“特区”

发挥改革创新政策措施优势,建设国际医学合作研发“特区”。国家赋予试验区改革创新政策措施,允许试验区建立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储备中心、种质资源基地和进口实验动物活体,并将进口审批权下放。《政策措施》明确这些特殊政策仅限于试验区内使用,将突破因新冠疫情造成的实验动物进出境停顿局面。试验区建设动物实验基地,集聚药物临床前研究,将成为国际医学合作研发“特区”。

发挥实验动物繁育优势,打造特色产业链条。以实验动物繁育为基础,以药物研究为突破,带动医药制造产业的集聚,打造“实验动物繁育-药物研发-医药制造”特色产业链条,是行之有效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经验和路径。顶层设计方面,规划了20.5平方公里医学研发产业园和3.92平方公里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繁育基地,完成实验动物进出境隔离检疫场的前期工作,获得2000万元专项资金。药明康德等7家企业的“实验室+繁育场”项目已签订合作协议。

发挥加工贸易优势,建设全球食品安全健康示范区。食品是全球最大的产业,约占全球GDP 的10%,食品的安全、营养、健康,是全球80亿人的共同需求,试验区谋划依托食品加工贸易优势,建设全球食品安全健康示范区,必将成为服务国家外交的品牌。《政策措施》提出:试验区企业申报在国外有长期食用历史的传统食品原料给予优先审查;以食品用途申报进口食药物质目录的原料,免进口药品通关单。《总体方案》部署了食药物质开发,并推动防城港市120万亩肉桂和八角、18.6万亩金花茶、2.2万亩牛大力等特色食药物质的研究开发,发展营养健康特色食品产业。

二、建设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面临的困难

(一)渠道不畅

一是随着近年生物医药研发的发展,实验用猴行情暴涨,每只食蟹猴从2019年初的1万多元,飙涨到如今的16万元,新冠疫情造成实物动物活体进出境停顿,出现“一猴难求”“有价无猴”的局面,成为制约科研的“瓶颈”。试验区以破解全球医学研发“瓶颈”为己任,虽然有政策赋能,但迟迟没有启建隔离检疫场和繁育场,无法落实动物活体进境政策;二是开通实验动物进出境“绿色通道”困难重重,从源头上造成了无法打造出“实验动物繁育-药物研发-医药制造”这个千亿百亿级别的特色产业链条;三是试验区曾经“试水”便捷进境国外仿制药,以捐赠渠道进口18万粒抗艾滋病仿制药,探索国际公共卫生合作,但因政策所限,创新困难,最终劳而无功。

(二)手段不足

一是食品安全健康国际合作属于国家赋予试验区支持政策最多的领域,但是,由于食品安全与营养创新平台没有建成,导致无法解决食品安全标准检测认定、国际检测检验合作、国际标准互认等问题,食品安全健康国际合作还没破题;二是面向国际市场的食品原料及健康食品进出口市场十分巨大,预测国内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但是,基于平台的试验区健康食品国际合作通道还没形成,健康食品加工贸易产业的发展远远无法满足需求;三是目前试点和目录认定的食药物质仅有约130种,能够进口的仅有20多种,远远无法满足群众需求,试验区探索的新渠道还没开通,食药同源物质开发的国际合作进展不顺;四是国际论坛仅限于医学交流,没有形成实质性的合作通道,签约项目推进困难,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上签约的13个产业项目,迄今绝大多数未能落地。

(三)改革不易

“国际”和“开放”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的两大关键词,理应敢于“试错”、大胆突破,但是现实中缺乏有说服力的行动。具体而言,对于国家部委赋予的15条改革创新政策措施,要突破常规,采取更细致、更扎实的措施办法制定相关细则并落实,在推进国家政策明确的国家食品安全与营养创新平台、国际公共卫生合作保障基地等十大引领性平台项目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创新性的决策机构和运营机构,出台人才激励、成果转化、孵化合作、科研项目运作等系列创新制度,目前这些工作都还没有启动。

三、推进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的建议

总体来说,建议试验区的下阶段工作应根据顶层设计,落实好国家的《政策措施》和自治区的《总体方案》,明确具体工作路径与措施,实现重点工作项目化、清单化,以改革和先行先试办法创新推进。

(一)扎实推进《政策措施》赋能的“十大项目平台”

针对试验区基础薄弱的突出问题,国家部委出台的《政策措施》中明确了具有引领性和基础能力提升作用的“十大平台项目”,包括:区域医疗中心(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国家食品安全与营养创新平台,国际公共卫生合作保障基地,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储备中心、种质资源基地,广西和国家医学重点实验室,国际医学医药研究共享实验平台,综合保税区,药品进口口岸城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这是战略性重大工作项目化、清单化的示范,也是国家层面实实在在支持试验区的措施,需要试验区认真落实。试验区应以推进这些具体项目作为重点工作,强化领导、细化方案,保障要素、限期攻坚,实现项目的清单化推进,打造国际医学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推进中应分门别类,针对不同类型的平台项目,采取不同的推动办法,加快建设区域医疗中心、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储备中心等基础性平台,申报建设综合保税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等政策性平台,探索建设国家食品安全与营养创新平台、国际公共卫生合作保障基地等创新性平台。以明确的工作目标,扎实的工作作风,创新的思路办法,务求取得项目建设的成效。

(二)系统推进《总体方案》明确的“五大重点任务”

《总体方案》提出了试验区建设的“五大重点任务”,分别是:开展国际医学交流合作,发展现代医药产业,发展传统医药和食品产业,发展医疗和健康服务,激活开放发展新动能。这些重点任务作为试验区的建设蓝图,是经过国家部委、自治区和有关厅局以及防城港各级领导系统调研和反复沟通、不断调整得出的最终结论,需要一届接着一届去执行落实。

试验区应以这些任务清单作为核心工作,以问题为导向,以结果为目标,以改革为手段,实现工作清单的项目化推进,针对每项重点任务,都列出系列重点支撑项目,实现在建项目加快竣工、签约项目加快开工、洽谈项目加快签约,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建设,实现谋划一批、储备一批、 建设一批的“三个一批”项目建设目标。

通过重点项目突破,以点带面完成“五大重点任务”。国际医学交流方面,常态化举办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充实合作内容,包括国际性技术交流与信息共享机制、公共领域政策对话机制、国际医药贸易专展会,畅通医学创新合作“防城港渠道”;现代医药产业方面,申报建设国家级实验动物储备中心、种质资源基地,建设国际医学医药研究共享实验平台,建设国际生物医药科研合作高地,加快打造“实验动物繁育-药物研发-医药制造”特色产业链条;传统医药和食品产业方面,依托国家权威机构,建设一期落实资金2.96亿元、占地2.3万平方米的“政产学研用介”一体化国家食品安全与营养创新平台,服务于国际间的食品标准合作,利用区域特色食品原料,开展特医食品、功能食品和食药同源物质研发、孵化、产业化,建设国际健康食品集聚区;医疗和健康服务方面,重点推动用地450亩、投资10亿元的国际公共卫生合作保障基地,用地724.42亩、 投资35亿元的区域医疗中心,用地3.3万平方米、投资2.3亿元的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等跨境医疗卫生合作项目,建设“国门医院”“主动健康医院”,破解国际疫情防控合作的瓶颈问题;激活开放发展新动能方面,加快申报建设综合保税区、药品进口口岸城市,提高产业承载能力,形成便捷的国外仿制药贸易和加工合作渠道。

(三)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采用改革创新和先行先试的推进手段

牢记试验区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的初心和使命,围绕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畅通国际医学人文交流渠道,开展国际科研和产业合作,实现“国际”和“开放”两大内涵,建设面向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东盟国家的国际医学开放先行区、国际医学创新合作示范区、国际医药产业合作集聚区、国际医学人文交流新平台,奋力打造国际医学新高地。为落实前述目标,需要采用改革创新和先行先试的手段和办法。

通过防城港市改革推进体系,明确重点任务的牵头单位,研究出台国家相关支持政策的配套政策、具体措施和实施办法,以“一事一议”的方式进行政策突破,以试点办法落实好国家的《政策措施》,重点就十大平台的推进,分别出台“1+N”的措施办法,即出台一个实施方案和N个改革创新配套政策和措施办法,努力实现试验区的各项建设目标。

四、结语

建立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宣布、亲自部署的重要工作。在贯彻落实上,需要破解国际医学交流合作中渠道不畅、手段不足、改革不易的难题,围绕《政策措施》和《总体方案》的具体安排抓落实,突出“十大平台”和“五大任务”,运用改革创新和先行先试的手段,建成与上海合作组织、东盟国家医学交流合作的“防城港渠道”。

注:原文载自《中国工程咨询》2023年第8期,本次发表有部分改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