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咨视界
申海燕 李东 刘义成 |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特征与发展演进规律
|
|||||
|
|||||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 内涵特征与发展演进规律 申海燕 李东 刘义成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着力壮大新增长点,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当前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调整,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孕育着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外延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对经济持续发展和产业调整升级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认为,新兴产业是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新形成的或原有产业调整升级重新形成的产业,其形成的基本要素包括科学技术创新、相对成本变化、新兴消费需求等。我国学者陈刚认为,新兴产业是指承担新的社会生产分工职能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代表着市场对经济系统整体产出的新要求和产业结构转换的新方向,同时也代表着科学技术产业化新水平的,正处于产业自身生命周期的形成和快速发展阶段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般意义上的新兴产业的子集,其形成和发展更加依赖于技术创新重大突破、消费需求重大变化或者政府政策重大调整,与此同时还往往伴随和促进着产业模式和经济范式的重大升级和变革,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2010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一文中,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给出了清晰的定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2018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中,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范围,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九大领域。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又可细分为新一代通信网络设备、新型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云计算软件及服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主要方向。 目前,无论是产业界还是学术界,均未将未来产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畴。未来产业,是指未来有望形成新兴产业的先导产业,即重大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产业化后形成的,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对推动未来全球经济社会变迁起到关键性、支撑性和引领性作用,目前尚处于孕育孵化阶段、产业化临界状态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可以理解为孵化和培育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且其具有更前沿的科技性以及更大的不确定性。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每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是由一组新兴技术集群引领和推动的,这些新技术孕育了未来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形成巨大发展潜力和颠覆性力量。其中,有一部分以前的未来产业成长转化为后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在数字通信、生命科学、航空航天、新型材料等领域不断涌现出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未来网络、区块链、元宇宙等颠覆性概念和技术,以及基因诊疗、干细胞治疗、免疫细胞治疗、生物育种、脑科学等新技术,正在持续孵化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加快孕育着一批新的未来产业。 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的关系,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同属新兴产业范畴,但又处于产业发展周期的不同阶段。具体来说,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技术已经可以实现产业化、市场化,形成了现实生产力,且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产业;而未来产业则是更为前瞻、更为先进的技术和概念,相关底层技术发展相对明晰但尚未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或者虽然目前产业规模较小,但随着技术的迭代升级和探索应用有望实现增长势能跃迁,进一步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导性产业。同时,未来产业的不可预见性和发展不确定性相比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明显增大。 未来产业代表着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科技是未来的产业,产业是应用的科技。从未来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内涵及外延特征来看,前者偏重技术特性,后者偏重产业特征;从所处链条看,前者处于创新链,后者处于产业链;从发展重点看,前者注重技术效益,后者注重经济效益;从价值体系看,前者注重长远影响,后者注重当期价值。为此,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布局,要统筹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两者的关系、结构、时序和联动,兼顾好当期效益和长远利益、经济价值与科技价值,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构建梯度发展、承接有序、动态优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体系,推动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从而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再到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路径与创新通道,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特征 创新驱动是其本质特征。战略性新兴产业(广义上包含前述未来产业)是科技引领发展的产业,是新技术率先示范应用的产业,是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互促共进的产业。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驱动为根本特征,以新技术应用为基础前提,以技术迭代加速调整升级为主要动力。其发展逻辑是技术创新带来的内生比较优势和内生增长模式,发展路线图是实现从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品创新—市场推广的迁移转化。此外,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承担着抢占全球产业制高点和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使命,产业竞争优势的构建必然要求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掌握主导关键核心技术,在未来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取得先发优势。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构筑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根本要求和重要基石。 战略性是其重要特征。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强调以国际视野、系统观念和战略思维来选择、培育、布局和发展壮大。具体体现为所涉产业是大国竞争和战略博弈中的必争领域和前沿高地,对塑造竞争优势,掌握发展主动,赢得发展先机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作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发挥重要影响,是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特征的产业。优化布局和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促进产业调整升级的有力抓手,更是保障国家安全、引领战略主动的前瞻谋划。 此外,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具有其他主要特征。一是新兴性。体现为依托新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形成的新兴产业,发展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产业规模不大,但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发展事关产业结构优化、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以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是关联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复杂产品系统和生态系统,产业链条长、渗透性与带动性强,不仅自身具有巨大的增长潜能,且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能够全方位带动上下游产业的联动发展。三是高成长性。与传统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集约等特点,随之又衍生出知识和技术密集、处于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未来成长性高等特征。四是生态性。与传统产业演化路径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空间聚集、时序发展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特征。发展态势逐步向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数字与实体加快融合、制造与服务全面融合方向发展,运行形态更加开放化、网络化、平台化、去中心化、生态化。 三、当前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 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全球范围内新技术产业飞速发展,不仅形成了以战略前沿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也结合传统产业变革在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生命科学等领域加快孕育形成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一是各国高度重视并加快部署新兴产业。为适应未来产业这一新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带来的配套体制机制改革需要,各国加紧出台政策,加快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形成了先发优势和技术积累。美国把人工智能、先进制造、量子信息、5G四大关键技术领域视为美国新的“基础设施”,重新定义保持美国全球领导力而需要重点发展的20项关键和新兴技术,将未来产业基础和应用研究作为投入重点。欧盟计划投入巨额资金支持颠覆性和战略性技术发展,鼓励欧洲企业对美国和欧洲内部竞争对手的赶超。法国推行“新工业法国”系列计划,重点支持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大健康等未来主权技术,增强高潜力领域的战略竞争优势。德国重点扶持汽车、光学、3D打印等重点工业领域,以保持其先进工业制造领域的全球竞争力。英国设立“工业战略挑战基金”,对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清洁增长、未来交通和老龄化社会等四个未来产业领域进行支持。日本提出“社会5.0”概念,并明确重点研发和资助创造未来产业及挑战社会变革的相关技术。韩国加快培育发展半导体、未来汽车、生物技术等核心领域的未来重点新兴产业前沿技术,加快建设“创新先导型制造业强国”。 二是发达国家在新兴领域处于领先主导地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美国占世界市场规模的31%;生物医药产业,总体呈集聚发展态势,美英日占据主导地位;新材料技术,领先企业多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德国、日本在数控机床等领域长期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我国市场规模最大,欧美日等发展强劲;节能环保产业,欧美国家持续占据领先地位;航空航天产业,美国一强独霸占据半数航空市场,中美俄为航天领域装备制造最领先国家;海洋装备领域,欧美企业对重要装备的开发设计和制造形成垄断,韩日在装备零件制造和组装领域具备技术优势,我国则在制造装备领域发展较快,形成了高端研发设计在欧美、总装建造在韩日、中低端制造在中国的总体分工格局。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演进规律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到产业和经济发展各领域,带动以绿色、智能、融合为特征的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全球正在步入一个新兴产业孕育发展的关键时期。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要求以及演进路径和规律,同时也呈现出一些新趋势、新特点。 (一)以新技术涌现为推动力量 新技术的发展成熟和推广应用形成新产品、新服务和新型商业模式,进而发展形成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未来一段时期内,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及与之相契合的产业化推进,量子信息、基因编辑、类脑科学、能源互联网、合成生物学等众多前瞻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快速扩散,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向多个方向快速发展,新的动能和增长点将不断涌现。据预测,2025年全球AI(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达到1500亿美元,5G领域创造的GDP将达到1.5万亿美元,可以带动5.3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出;2030年,全球数字经济规模有望达到40万亿美元。 (二)以全球分工为发展背景 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各国交流的频繁,全球分工已经在世界范围形成了支撑产业发展的态势。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促进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不断发展优化,分工层次日益深化。作为创新属性强、合作程度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分工逐步从某一类型产品的分工,向产业链、价值链等不同层面拓展,世界各国都参与到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和价值链体系之中,企业内与企业间的价值链逐步形成全球价值链,以及面向全球的产业价值链,包括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与品牌建设等环节在内的全球分工体系加快形成。 (三)以产业融合为发展方向 产业融合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特征,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新动能、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要途径。未来一段时期,全球产业链价值链融合趋势将持续深化,融合广度、深度不断拓展。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融合日趋深化,产业链不断向下游应用延伸,推动上下游产业纵向融合。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的融合推动交叉创新。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推动产业从单点技术和单一产品创新向多技术、多产业融合互动的系统化、集成化创新转变。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不断融合发展。如数字经济加速与传统制造业、服务业融合,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加快分化重组,技术范式、生产方式、价值形态、组织模式等发生深刻变革。 (四)以正面竞争为主要方式 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为维持其在全球产业链治理中的主导权控制权、占领全球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对动摇和挑战其全球霸权地位的新兴大国,采取军事上挑衅、政治上颠覆、经济上脱钩、技术上封锁、产业上断链等多种手段进行全方位、体系化、高强度打压遏制。我国等新兴大国也在积极利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弯道超车”机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寻求由单项突破转向整体提升,以摆脱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锁定”和“高端钳制”。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期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和以我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大国,在AI、5G、量子信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竞争将由错位竞争全面走向正面竞争。 (五)以产业集群为发展形态 融合化、集群化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当前,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相比于传统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往往表现出要素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主体互动性高、知识溢出效应强、成长潜力大等发展形态,由此也展示出更为强劲的创新驱动力、自我升级强化的内生驱动力,以及经济带动能力。 (六)以产业配套为重要保障 新兴产业初期发展基础薄弱,产业配套相对不足。受中美博弈和全球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分散化、区域化趋势明显,各国更加关注产业链的安全稳定和韧性发展,以及保障关键领域供应安全和产业链配套。发展和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就要完善产业链条和产业配套,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系统,围绕龙头或优势企业的产业链延伸发展途径,积极培育配套企业,共同促进产业链条完善;同时要根据产业创新发展的趋势、方向、规律,加强产业链、创新链布局整体谋划,加快引入一批产业链的关键配套企业。 (七)以龙头企业为发展主体 龙头企业处于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对上下游企业、中小企业及其他关联产业都具有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稳链、补链、强链、固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性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都发挥着主导作用;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在利用自身技术优势、资本优势,吸收消化最新科技成果,进行知识扩散和溢出转移方面也发挥着引领带动作用,成为强化专业化协作和产业配套的重要主体。相对明确和有效的产业创新路径往往也是通过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的龙头核心企业来实现的。此外,龙头企业在形成产业集群方面、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八)以政府引导为战略引领 政府是制度构建者、政策供给者、方向引领者和监督管理者,提供战略引领、政策支持、资源保障和主体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创新性、前瞻性和关联性等特征更加需要政府的引导支持和支撑保障。在产业成长初期,要根据本国资源禀赋特点,选择适宜技术和适当产业进行布局发展。强化政策供给,支持基础研发,化解金融风险,避免先发国家技术压制。在产业发展中期,要重视提高技术转化率,优化融资水平和模式、知识产权保护、基础设施配套、行业标准制定等环境体系,促进有效竞争。在产业成熟期,要加强新兴技术和产品产业升级,规范市场秩序,避免市场垄断。此外,政府还应积极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攀升高端市场,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九)以市场主导为决定力量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技术、资本、劳动力、数据等生产要素的有效流动、交易、组合和配置,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市场经济主体作用和创新主体作用,激发市场微观主体活力动力;实施“不必所有但为所用”的国内外人才引进政策;完善多元化、市场化资金投融资机制,加大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和帮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健全“产学研用”合作和市场化技术转移机制;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推动国有企业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五、把握规律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立足国情,把握战新产业方向选择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面临的最大国情。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面向未来,虽然我国已明确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但同时要不断结合科技、经济发展大势,深入研判,慎重抉择,高质量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和布局选择。 (二)适度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发展重点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在科技研发能力突出,产业发展基础良好的区域,要充分发挥科技和产业的先发和积累优势,谋划布局一批聚焦未来产业发展的高水平产业创新研究院,促进科技、产业不断迭代升级,良性循环发展。要大力推动未来产业跨界融合应用,挖掘和打造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培育和孵化形成若干具有竞争力的重点未来产业。 (三)因时因地,优化战新产业系统布局 不同国家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基础和特点,经济水平、产业结构、社会文化等是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化的综合系统。在考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布局的过程中,必须因时因地制宜,除了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还要结合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科技水平进行综合考量,系统谋划和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不同的地区,要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及时改造和升级相对落后的产业,利用科技创新的驱动和外溢效应,大力培育和发展适合本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要针对经济和产业发展演进的规律和特点,及时调整优化产业政策,以新兴产业及时更替逐步丧失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 (四)科技先行,掌握新兴产业发展主动 创新驱动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特征。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突破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之钥。科技先行,既能够对当前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也可以对未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方向指引和不竭动力。面向未来,我国要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前锋利器,牢牢掌握产业发展和升级的主动权。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参考文献 [1]李晓华,吕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与政策导向研究[J]. 宏观经济研究,2010,142(09):20-26. [2]陈刚.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机理探析[J].理论导刊,2004(02):40-42. [3]姜大鹏,顾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7):65-70. [4]杜琴.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探析[R/OL].高新区研究中心.(2022-09-08). https://mp.weixin.qq.com/s/yz6J5zolMMAP4wsOOmG1yg. [5]顾乃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22. [6]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3. [7]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到未来产业[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3. |
|||||
相关链接
- 武博祎 | 新时期我国重大生产力...2023-06-16
- 姜富华 杨凯越 | 加快实施标准...2023-06-14
- 张同升 | 南非、肯尼亚国家公...2023-06-09
- 武博祎 | 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思维...2023-06-07
- 于明 | 新基建构建新经济模式的...2023-06-05